曹林
上海戏剧学院教授、博导
曹林当代国际表演设计艺术工作室主持人
兼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
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
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
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
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
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
专业领域主要为戏剧戏曲学和美术设计学
长期从事艺术教育、设计创作、史论研究和文艺批评
11月17日,学院特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曹林老师在崇艺楼120教室为“湖南地方戏曲化妆、服装研修班”学员作《整体设计与人物造型》专题授课。
本次课程不仅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戏曲演出空间的变迁历程,还巧妙地融合了古罗马圆形剧场与面具艺术的精髓,强调了整体设计之道在新时代剧场艺术中的重要性,并鼓励学员们不断突破剧场艺术的原定性,实现人物造型设计的非遗传承与当代转化。
曹林老师提到自镜框式舞台引入以来,中国传统戏曲演出空间经历了显著的变化。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观演关系,也对人物造型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在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指导下,人物造型设计既要忠实于传统,又要勇于创新,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。曹林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,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这一时期的努力与成就,也为后续的人物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为了拓宽学员们的视野,曹林教授引入了古罗马圆形剧场与面具艺术的精髓。古罗马圆形剧场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精湛的声学设计,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。而古罗马面具艺术则以其夸张的表情和丰富的色彩,为人物造型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。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精细刻画和色彩的巧妙运用,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的层次感和表现力,实现人物造型设计的非遗传承与当代转化的完美结合。
在新时代,剧场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。曹林老师强调,要实现人物造型设计的非遗传承与当代转化,必须注重整体设计之道。这意味着我们要将人物造型设计置于整个剧场空间中进行考虑,确保其与舞台布局、灯光音响、服装道具等元素相协调,共同营造出最佳的观赏效果。同时,我们还要勇于突破剧场艺术的原定性,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,以满足现代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。
在授课的最后,曹林老师鼓励学员们要不断创新,勇于尝试新的材料、技术和设计理念。通过跨学科融合和跨界合作,可以汲取不同领域的灵感和创意,为人物造型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可能性。这种创新不仅有助于推动剧场艺术的进步和发展,也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。
曹林老师的这次专题授课,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,还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在未来的实践中,大家将继续探索和创新,努力将中国传统戏曲的人物造型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。同时,也将积极借鉴世界各地的优秀经验和技术,为剧场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